新闻公告

焦作体育大事记·体育机构篇(1949—2019)

2019-10-31 14:32

焦作体育大事记·体育机构篇(1949—2019)

1949年

10月15日,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矿区的体育活动主要由矿区文化馆、矿区教育股负责。

1956年

3月7日,成立焦作矿区体育协会。

12月,经焦作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从此,焦作体育有了新的发展,运动场所不断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始普及,竞赛活动日渐频繁,运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962年

9月16日,中共焦作市委决定,恢复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1963年

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3月,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建立,设篮球、排球、田径、体操四个训练项目。

1965年

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增设群体竞赛科、国防体育科。建立二级机构国防体育俱乐部,设射击、航空模型、无线电报务、摩托车四个训练项目。

1978年

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将内设机构群体竞赛科分为群众体育科、竞赛科。

1979年

焦作市开展了建立“一千支篮球队”活动,当年职工篮球队就达400多支。

10月,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建立了“优秀男子篮球运动队”。

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将内设机构竞赛科改为竞赛训练科。

1981年

经焦作市政府和省体委商定,将省体工大队篮球二、三队的24名男女队员下放焦作市,正式建立焦作市体育训练班男女篮球队。

1983年

4月2日,成立了焦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1985年

8月18日,焦作市钓鱼协会在修武县五里源乡成立,并举行了全市钓鱼比赛。

1988年

5月至8月,马村区、修武县、中站区分别成立“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6月1日,建立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焦作市武术馆。

10月8日,建立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招收30名学生。

1991年

建立焦作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招收30名学生,设赛艇、皮划艇两个训练项目。

2001年

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更名为焦作市体育局,内设5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群众体育科、训练科、竞赛科、财务基建科。

2017年

9月17日,在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7云台山旅游节开幕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我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匾牌。

2018年

5月18日,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太极拳专项委员会在我市成立。太极拳专委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太极拳运动在广大老年人中的普及和推广,有利于引领和规范老年人参与健身、积极练拳、科学练拳。把开展老年太极拳活动和全民健身、人口老龄化紧密结合,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2019年

3月,焦作市体育局设6个内设机构:办公室、青少年体育科、群众体育科、竞赛科(行政事项服务科)、规划财务科、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

焦作市体育局下辖局属单位6个:其中1个正县级全供事业单位即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4个正科级全供事业单位,分别为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焦作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焦作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1个差供事业单位即焦作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历经多年的发展,焦作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三,拥有太极拳发源地、全国篮球城市、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国内有影响的体育品牌。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连续五届河南省运动会获得综合成绩前三名,先后培养输送了跆拳道世界冠军陈中、贺璐敏、王朔,射击世界冠军常静,空手道世界冠军李红,赛艇世界冠军吴强,篮球名将李根、薛玉洋,足球名将娄佳慧等一大批“国字号”体育人才。群众体育利民惠民。以太极拳、篮球为龙头的群众体育活动特色鲜明,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300多次,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蜚声世界,27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体育设施遍布城乡。共拥有18个体育场馆,9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市1985个行政村和社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106个乡镇(街道)实现了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体育事业机构

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该校始建于1988年,是我市唯一的一所体育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初建时为正科级全供事业单位;1991年升格为副县级全供事业单位;2009年升格为正县级全供事业单位。建校以来,先后向国家队、国家青年队、省体工队、八一队及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4000余名;培养出国际运动健将15人、国家运动健将45人;获奥运会冠军2个、残奥会冠军1个,国际比赛冠军50个、全国冠军340个、省冠军3000个。继奥运会冠军陈中等优秀运动员之后,该校又培养输送了娄佳慧、李红、常静、王磊、李根等一大批高水平体育人才。自2000年以来,焦作体育代表团连续五届省运会进入前三名,市体校学员都是主力军,特别是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焦作代表团获得奖牌、总分全省第一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该校始建于1988年,是焦作市唯一一所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是一所单项篮球业余体校。焦作篮球从第七届河南省运动会至今,保持河南篮球霸主地位长达20多年,成为焦作竞技体育的靓丽名片,也为焦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焦作竞技篮球的辉煌成就,市业余篮球学校功不可没。近年来,市业余篮球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河南省篮球训练基地。该校累计获得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冠军15个和亚军12个、省运会冠军21个。该校先后向省级以上运动队和各高校输送优秀运动员千余人,获得世界级比赛冠军4个、亚洲冠军3个,培养输送的李根等16名运动员在CBA球队服役,为我市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焦作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成立于1991年,建校以来,由于受水域条件的限制,曾经几易其址,先后在孟州市西虢镇顺涧水库、济源曲阳湖水库、云台山马鞍石水库等附近建校。近年来,我市对大沙河进行综合治理,高标准推进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2017年1月,该校搬至市太极体育中心,将训练基地设在大沙河。至此,该校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结束了长达26年颠沛流离的训练学习生涯。建校以来,该校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4个、亚洲冠军9个、全国冠军31个、省运会冠军76个,培养输送了吴强、李洋、赵新艳、樊爱玲、姚守磊等一大批优秀体育运动员。

焦作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1984年,焦作市体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焦作市体育馆行政机构成立,负责焦作市体育馆的管理和运营。2014年,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焦作市体育馆行政机构更名为焦作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负责市属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是我市着力打造太极文化国际品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背景下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该中心目前拥有体育馆、健身馆、游泳馆、体育场和太极广场等体育场馆和一大批体育健身设施。自2014年8月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交付使用以来,市体育局及时接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新模式,以免费和低收费开放为核心,扩大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场馆运营。目前,该中心运营良好,成效明显。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群众体育组织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前我市有15所市级以上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国家级7所、省级6所、市级2所。这些俱乐部大多是由学校、体校、体育场馆、协会等单位在政府倡导下,利用自己的资源,自愿创建的青少年体育组织。如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建立的焦作市体育中心雏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建立的篮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河南理工大学建立的焦作华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为培养体育人才及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群众体育组织

焦作矿区体育协会:1956年3月7日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焦作市成立最早的群众体育组织。

焦作市武术协会:成立于1965年。多年来,该协会积极推动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太极拳“六进”工作,培养出了一支作风端正、业务精湛的传统武术拳师、教练员队伍,并组织参与各类赛事活动,推动了武术事业在我市的健康发展。2012年,焦作市被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分别授予中国武术段位考评点和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中心。2018年,焦作市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之乡”称号。

焦作市太极拳协会:2005年5月14日,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成立。2013年,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更名为焦作市太极拳协会。该协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我市太极拳文化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多方协调、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发挥社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对继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挖掘太极拳文化资源、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开展了太极拳文化推广、普及、交流、传播活动,为我市太极拳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焦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1983年4月2日,焦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体育工作,市体育局、市老年体协积极推动开展老年人体育工作,我市老年人健身日趋活跃,各类健身运动形成热潮,各级老年人活动组织日趋健全,老年体协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充满活力。目前,全市共有1590个健身辅导站点,健身团队390个,全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21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51.2%。

焦作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该协会2012年成立。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000多人。该协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带动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尤其是去年以来积极开展焦作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组织焦作市“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以传帮带的形式,发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丰富农民文体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健康支撑。

近年来,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全市各类体育协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体育局积极扶持体育社团发展,扶持成立了一批社会需求度高、影响力大、品牌效果突出的太极拳、广场舞、酷走等协会,壮大了体育社团力量。目前,我市市级各类体育协会共65个。这些体育协会在市体育局的领导下,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推动了各类各项体育运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蓬勃开展。

市体育局本着“放管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和健身站点的优势作用,支持引导体育类社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参与赛事深度融合。今年年初,市体育局召开推介会,将群众体育活动面向社会开放。从今年开始,我市重点赛事活动涉及的22个项目,50多场省级、市级重量级赛事,全部通过开门办会、自由竞标的方式,让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等更多的社会力量承办。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社会力量弥补公共体育服务力量的不足,提升公共体育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